“磨”:为伊消得人憔悴
30万人,26年接力,55颗卫星。荣耀勋章背后是负重前行、披星戴月的探索者,是攻坚克难、乘风破浪的引路人。
2007年是我国北斗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带领他的团队与时间赛跑,在最后的期限里成功完成任务。
2004年4月18日,我国在国际电联组织争取到了导航卫星发射的合法轨道和频率资源,但条件是要在7年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否则就要自动退出。北斗团队接受使命,全力以赴。然而在最后关头,意外发生了,卫星应答机出现异常,留给杨长风团队的时间只有72小时。
72小时不眠不休,工程试验队拆开星箭组合体,排查故障。4月14日4时11分,这颗“命运多舛”卫星终于发射成功,17日20时许,北京终于接收到了这颗卫星的信号,而距离频率失效的最后期限已经不到4个小时。
北斗二号系统开发比北斗一号更为艰难。星载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命脉,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测速及授时的精度,1s误差,30万公里偏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由于当时没能掌握原子钟技术,北斗团队只好从国外引进,然而突如其来的技术封锁,打乱了所有计划。
绝境中的北斗团队迎难而上,自主研制出原子钟刻不容缓。20多岁的李春景担起大梁,带领着年轻的团队,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计算,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验证,终于研制出了"中国心"原子钟。2007年4月,我国首颗北斗二号试验卫星搭载着这颗“中国心”成功问天。绝处逢生的背后是孤注一掷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是无数日夜的深耕和甘坐冷板凳的工匠精神。
磨砺困苦不只属于成熟的北斗团队,也日日夜夜拽着年轻的后浪成长。
被誉为“北斗将星”的王飞雪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了“信号快速捕获”这一长达十年的瓶颈,谁也没想到王飞雪、雍少和欧钢这三个20多岁的小伙子竟然兑现了他们的诺言。
刚读完博士的王飞雪和几个伙伴凭着一腔孤勇和冲劲提出一套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技术方案,请缨攻关任务。然而质疑声纷至沓来。
“这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项目,岂是儿戏?”
“这个难题别人耗费10年功夫也没有攻克。几个年轻人能行?”
可偏偏就是这几个年轻人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个年轻团队卯着一股劲,用坚持不懈的钻研攻破了难题。
一台计算机、四万元经费、十平方米仓库,饿了泡包方便面,累了喝咖啡提神,撑不住了打开行军床······三年每天20个小时左右的工作,这个年轻团队卯着一股劲,用坚持不懈的钻研攻破了难题。
现在的“北斗天团”以80后、90后为主力,是一支平均年龄为31岁的年轻团队。团队突破自主导航、星间链路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践行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团队80后占比66%、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北斗卫星团队平均年龄31岁、国防科技大学北斗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北斗卫星团队人员数量80人······北斗人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代代少年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不断有人老去,却永远有人年轻。
这些年轻的北斗人说:“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但是中国的北斗事业永远年轻,我们把青春献给北斗,这一生都做北斗人!”